泰国有两个教师节,准确地说是一个教师节和一个拜师节。教师节在1月16日,这一天是全国学休日,目的是让学生和公众记住教师在人们生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他们传授知识,令人们感到生命的光明。拜师节在6月,泰国政府规定具体时间可由各个学校自己选择,一般会选在星期四,因为在当地传统文化中,这一天的主神作为人类的导师而受到膜拜。

  一路跪向主席台

  拜师节的前几天,学生们就开始做准备,制作捧花和排练献给老师的赞歌。制作捧花献给老师是拜师节最重要的一个传统。由于捧花是用鲜花制作而成,拜师节的前一两天,捧花的制作工作才正式开始。在这几天,学校经常会把一些课程暂停,把时间留给学生制作捧花。同学们更是每人都提着一大包针头线脑、鲜花芳草,认真制作。有的学校还举行“捧花大赛”,以班级为单位制作捧花,从中评选出最漂亮、最有创意、最富深情的作品,获奖的班级将在拜师节典礼上接受校长的嘉奖和颁发的证书。学生们制作的捧花造型丰富,有的是佛头形状,有的像孔雀,还有抽象派的。

  拜师节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开始,第一项是向国王的画像敬礼,颂祷词,这是泰国公众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然后是学生代表发言,内容主要是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和对自己平时未能完全按照老师要求去学习的忏悔之意。之后,全体学生以“跪拜”的姿势趴在地上,一起为老师唱赞歌,情到深处有的学生甚至痛哭流涕。礼毕,全体同学手拿精心制作的捧花,在司仪的指挥下一排排从礼堂的最后开始“膝行”,一路跪向坐在主席台上的老师们。跪到老师跟前,学生们将捧花举过头顶,俯身行个大礼,将捧花献给老师。老师们接过捧花,双手合十对学生还礼。献花完毕的学生跪着一点点挪离主席台,一直跪到台边的台阶,他们才站起身回到班级中。这场面令人为之动容。每年拜师节,泰国诗琳通公主都回到母校,拜谢母校和老师的培养。

  这些看似繁文缛节的礼仪再次证明,教师是泰国社会中非常受尊敬的职业。《环球时报》记者认识的一些泰国教师中,有的人的工资和家里佣人相当,但他们仍然乐于从事这份工作,且兢兢业业。

  尊师传统源自佛教

  为什么泰国人对教师的尊重会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泰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君主立宪政体和小乘佛教,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泰国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除了宫廷式教育和师徒传艺式教育外,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佛寺式教育。自素可泰王朝以来,随着佛教的兴盛并成为泰国的国教,僧侣成为当时最有知识的人。按照泰国传统,一个男子要想真正成年,就必须出家为僧,学习知识。久而久之,寺庙就成为泰国实施教育的重要机构,寺庙的僧侣成为传授知识的老师。泰国人对佛教的崇敬注定

  让老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在现代泰国社会,寺庙学校被现代学校代替,传授学生知识的也由僧人变为教师,但泰国人对传道、授业者的尊敬并没有减弱。而且泰国文化中人生轮回观念深厚,有很强的报恩思想,对于传授知识给自己的老师,都感恩备至。

  教师有“特权”

  泰国人对教师的尊重不仅表现在拜师节上,平日里教师也受到多种优待。比如一座楼里有两部电梯,老师独用一部,食堂有专门座位留给教师。在学校里,学生进入教学区后要脱鞋,老师则不必。在路上,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避让,并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在办公室里,学生请教问题要跪在地上,以免身体的高度超过老师。在泰国,学生完不成学业一般不会受批评,但如果对老师不敬,则会受到严厉责备。

  大凡讲究礼仪的国度,特权首先表现在语言上,泰国教师的特权也不例外。《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泰国当教师,第一节课上,记者用泰语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可没有人回答记者。回到办公室,记者问校长为什么,她说因为记者用谦词,老师在他们眼中是长辈,如果问学生的名字用谦词,他们是不敢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