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泰拳(Muay Thai)是一门传奇的格斗技艺,是一项以力量与敏捷著称的运动。有人称它为“泰族的独有拳术”,因为源于泰国;有人称它为“自由拳术”,因为“泰”一词在泰语中意为“自由与和平”。时至今日,泰拳已经发展成了一门世界性的搏击体育运动。沪江专访这次邀请到了两位来自泰国的新生代泰拳拳击手——施礼才先生和扎卡潘先生。一起看看这他们的泰拳拳击手成长之路。

【本期人物】

蓝康恒艺术大学泰拳拳击手表演者:
施礼才( Sittichai Thangjitpattanakul)
扎卡潘(Jakrapphun Karuntarat)

少而学拳为自强

泰拳一直深受泰国本土青少年的喜爱,其中施礼才先生和扎卡潘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施礼才和扎卡潘都是十几岁的时候开始练习泰拳。近十年过去了,他们现在已成为了体格强健的泰拳小伙,棕色皮肤的脸上写满了阳光。

和泰国许多小男孩一样,他们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泰拳比赛。泰国大大小小的泰拳比赛很多,其中最神圣盛大的当属在御观台上举办的比赛,这也是童年时期令扎卡潘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当看到拳击手们在场上用各种精彩的泰拳招式将对手打败的时候,扎卡潘的内心便激动极了,嘴里和心里总是同时在呼喊:简直太帅了!没有比这更好玩的事了!当然,随之而来的另一句更是:我也要练泰拳!


练习泰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不论学什么技艺,成功之前都得经受一番彻骨寒。但对于学泰拳的孩子来说,这番“寒”似乎来得更为直接和凶猛。当雨点般的拳头、肘部甚至膝盖重重地砸在身上的时候,施礼才和扎卡潘说,那就是他们最想放弃的时刻。当问到他们是怎样克服这些消极的心理的时候,两个男孩不约而同地回答说,休息一会儿就好了。等疼痛消失后,爬起来再战一回。年轻的心从不曾惧怕过拳头。

在施礼才和扎卡潘的眼里,泰拳是一门展示威力、保护自身的搏击运动,每个人都可以练,能否真正练出结果,只是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念,是否勇于坚持。练习泰拳是没有捷径的,承受痛苦是必须的。能不能练好,也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你是不是真正地热爱泰拳。

泰拳的世界充满对抗

同龄的孩子中学习体育的并不少,有练游泳的,练田径的,练各种球的,但学习泰拳的却不多,也许是因为泰拳的普遍性和大众参与程度不如其他运动。

施礼才告诉我们,其实泰拳要比其他运动有趣得多,因为还可以学习到各类泰国传统兵器的使用方法。比如说在象背上使用的巨型兵器,包括巨型武士刀和长枪,还有单刀、双刀、以及各种长短兵。乍一听,似乎有点中文中所说的“江湖卖艺”的味道。施礼才告诉我们:泰拳的确是一门艺术,但是这项艺术的精髓是“搏击”精神。这跟一般的体育精神是有所区别的,但这也正是许多泰国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它痴迷的原因。

关于这种搏击的精神,用泰拳同时也是一项武术来解释,意思或许更明确。在中国,习武是为了强身,也是为了防身。泰拳也一样,防身的同时,拳击手们也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行侠仗义”。只能帮助别人,不能欺压别人。这是每个泰拳学习者被要求记住的训诫。

拳影交错中绽放的荣光

泰拳是泰民族的骄傲。施礼才和扎卡潘有时在台上也会偷偷地环顾四周,当看到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后,心里也会暗自窃喜。群众中总有一部分是西方人,他们对泰拳的兴趣度不亚于泰国人。

施礼才和扎卡潘谈起一位名叫本杰明的师兄,是个加拿大人,当年是作为交换生来泰国学习的,后来突然对泰拳感起兴趣来,学习结束后便没有回国,一直留在泰国学习泰语、泰拳及其他泰国文化。和本杰明师兄一样懂得欣赏泰民族文化瑰宝的西方人有很多,施礼才和扎卡潘以及其他泰国人,都十分愿意把自己国家的这门艺术教授给他们。他们表示,泰拳不是随便学几个招式就能学完的,我们能交给他们的有很多,但需要他们自己去领会练习。但有一点很重要,真正热爱泰拳的人,我们一直是非常欢迎的。

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学习泰拳的途径也不是只有万里赴泰这一条路。施礼才和扎卡潘平时也会把自己练泰拳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以供其他人学习交流。当然了,如果要想了解古代泰拳,看到泰拳在整个泰国文化背景下展现出的魅力,还是应该亲赴它的发源地。在那里更能学到泰拳中的传统礼师拳舞典礼、了解战士需要佩带的吉祥物,这些都是真正的泰拳拳击手必须了解的文化精髓。

关于外国人学泰拳在语言方面的问题,施礼才和扎卡潘说:“很多西方人学习泰拳之前,同时也会和我们学习泰语。他们没有在教室里学习过,纯粹是日常生活交流中得来的知识。相处久了,他也变成了半个泰国人。”作为泰国文化的承载物,泰拳不仅是健身防身的绝佳武器,更是了解泰国文化的一扇窗。而作为新时代的泰拳拳击手,施礼才先生和扎卡潘先生不仅是泰拳技艺的继承者,更是促进泰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交流的铺路人。

相关阅读推荐:
泰国国术:泰拳 
泰国旅游宣传片:最后的泰拳 
2分钟一起感受泰拳文化